大概半年前
來這裡記錄過還只有鋼骨結構的車站
本來是打算等全部完工再來的
但是因為發現最近好像有不少網友透過"左營臨時站"."左營新車站"之類的關鍵字找到這個部落格
加上本來預計農曆年前完工的計畫跳票
過完年開學可能不再有時間來這裡拍照
所以索性趁著空閒的農曆年假
來這裡記錄一番
也多虧新年的人潮
讓站務員忙著剪票
無暇理會一個無聊大學生在車站裡走來走去亂拍
工地也因為新年放假
讓我可以毫無壓力的盡情拍照
因為我是搭火車來的
所以不忘要先跟我搭來的3162次說聲掰掰~
旁邊便是未來通往臨時站的樓梯
未來的東側樓梯入口
新臨時站的最大特色
我覺得莫過於白色、有質感的站名牌了
脫離了原本的台鐵流
到了另一個新的境界
這是東側入口樓梯下方的站名牌
樓梯入口上方的站名牌
最後則是不少網友讚譽有加的站名立牌
從二月台拍西側的站體
用噴漆噴上的"左營站"三個大字感覺有點突兀
未來聯絡東西出口的走道
接著我來到天橋上
從高處來個臨時站全景
從圖中也可以看到
原本西側的股道已經全部拆除了
就等臨時站完工啟用
這裡就會開始大興土木
往南側拍也可以看到相同的景象
而右邊原本用來停靠北上列車的第一月台也將要走入歷史了
即將消失的舊站天橋內部
來張照片作紀念吧~
出站前來張
從高處往下拍的R魯吧(3158次)
3158次跟臨時站的合影
在出站記錄西側的臨時站前
先來懷舊一下即將消失的舊站
雖然只是個沒什麼特色的小車站
但也是在這裡陪伴了許多搭火車的人幾十年的歲月
從以前經營貨運、有不少對號列車停靠的大站
到後來新左營啟用降等
如今終於要拆除走入歷史
小小的候車空間
已不再使用的磁鐵式時刻表
早期舊式車站必備的一張台灣鐵路路網圖
冷清的售票窗口
最後從翠華路另一端
回望舊站的站體
沒有忘記要回到今天的主角
相較於半年前幾乎只有鋼骨結構
現在的新臨時站已經是準備要被拆封的禮物了
西側與東側有著一樣的白色站名牌
站名牌立板
出口處的站名牌
與東側小小的樓梯不同
西側有著偌大的入口空間迎接著旅客
再從圍籬外窺探即將完工的臨時站
離開前
我又拍了兩張火車照
一張是誤點的505次莒光電頭穿過臨時站
另一張則是我要搭往新左營的3164次 EMU500與舊站天橋
這次我決定要到東側去瞧瞧
不過因為跨站式的臨時站還沒完工
我又不是自己騎車來的
要到另一邊得費好一番功夫
我搭了火車+捷運又借了輛公共腳踏車才到了這裡
東側入口沒有另外興建聯外道路
而是使用原有的木棧道作為聯絡道路
換句話說
未來搭車的乘客下車後還得走一小段路才能到車站入口
就把這裡當作是車站的另一個大門吧!
從木棧道上拍向左營臨時站
來到這裡時我非常的驚訝
在木棧道的旁邊
竟然是
農田!!!!
沒想到在高雄最熱鬧的巨蛋商圈
竟然還有這樣的祕境
或許地主是想待未來地下化完工後
這裡會因為地價上漲而成為搖錢樹吧?
鋪上水泥的白色道路
這裡應該是未來聯絡車站入口與木棧道之間的人行道
這次換從東邊拍攝站體
明顯比西側大
未來的主要售票口、進站閘門等應該都會在這一邊
從車站後面近拍
這裡不知道會不會也成為入口之一?
在現在過不去的月台北端
悄悄立了個新式的車站站名牌
從東側拍向工地與西側入口
左營臨時站的記錄文到這裡也算是到一個段落了
今天的天氣實在是非常的好
高雄藍藍的天空和高樓
與農田的鄉村景觀
有種對比又有種說不出的協調感
新莊一路的終點
不知道未來地下化完工後
會不會與在車站另一端的勝利路打通呢?
最後以一張農田中的左營臨時站
畫下句點吧!
臨時站應該會在不久後完工啟用
希望屆時我還能有空再來這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