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良車站
是在在台東太麻里鄉多良村
南迴線台鐵金崙站跟瀧溪站中間的一個小站
因為車站建在山壁上
又離太平洋很近
從月台上就能遠眺漂亮的海景
因而聞名
可是在2006年因為使用率不高所以廢站
從此在台灣的地圖上消失
成為一座只有少數人知道的神祕小站
決定要有這次的旅行
是在統計成績公布的那天
雖然說是要去走走散散心
但其實一直都很想要找機會去看看神秘的多良車站
散心不過是給自己找個花錢的理由:P
因為在偏遠的台東鄉下
火車公車班次都很少
錯過一班常常都要再多等一兩個小時
除了先到PTT發文問人
還研究了火車跟公車時刻表一個晚上
這就是我預計的行程
搭10:25新左營開車的自強號→11:39到枋寮火車站
→轉12:08的普通車→13:22到瀧溪火車站
→搭13:39的公車→13:45到多良待一個小時
→搭15:00的公車→15:20到大武看海、買啤酒喝
→搭17:01的莒光號回高雄
星期六早上
雖然有點冷
但大概9:30就出了大太陽
帶著期待的心情出門等往捷運站的公車
捷運上的人還不少
今天在世運主場館有飢餓三十的活動
我妹還被他們學校徵召去當工作人員
但是我不怎麼想去捧他的場
要我30個小時不吃東西叫我去撞牆比較快:P
到左營的時候已經10:15了
假日的高鐵左營站還是一樣人擠人
不是要來高雄玩就是高雄人要去玩
隔壁的台鐵站人就少了很多
因為再過10分鐘就開車了
我趕緊到售票口買了票就跑下月台
(↓ 高鐵站人超多~)
屏東以南的鐵路都還沒電氣化
開往南迴線的火車只有靠柴油動力的才能夠行駛
我特別喜歡吃柴油的柴聯自強號
坐在車上可以聽到引擎加速時那個轟~轟~轟~的聲音
(↓ 新左營準備要發車的231次自強號)
枋寮的天氣還是跟高雄一樣好:)
到枋寮之後不久
藍皮的普通車開到月台待命準備要發車
沒有空調也沒有舒服的椅子
頭頂的電風扇轉阿轉
打開窗戶就是涼涼的自然風
再搭配窗外的鄉村景象還有轟轟的柴油車頭
彷彿回到了爸媽口中的那個年代
自然風配上台鐵的排骨便當
真是悠閒的享受阿~XD
(↑ 枋寮開往台東的藍皮普通車,每天只有來回各一班)
(↓ 好像時光倒流回到四十年前)
(↑ 台鐵的排骨便當)
(↓ 打開窗戶就是自然風)
話說
這班車的車長還是個很正的大姐姐
有點想跟他合照
不過之前看新聞
平溪線的正妹車長因為常常有人找他拍照讓他覺得很困擾@@
所以想想還是算了
還有我本來想把便當拿到車長室去吃(裡面都沒人阿@@)
但是不巧被發現
"這裡不是讓你吃便當的地方喔"
我只好不好意思的再把便當拿回位子上吃
(↓ 車長室,那張桌子拿來吃便當真的剛好:P)
普通車還有兩個很棒的地方
第一個是因為窗戶可以打開
所以拍風景的時候不會像玻璃窗一樣反光或是霧霧的
第二個就是從車廂的尾端可以看到外面
可以拍到很多平常不好拍到的鏡頭
(↑ 從枋野二號隧道剛進去的樣子)
(↓ 中央隧道東口,是南迴線最長也是台灣第二長的鐵路隧道)
除了從火車尾巴拍的
當然也少不了幾張南迴線每次都要拍經典風景照啦
(↓ 西部海岸與遠處的小聚落,過了這裡就要到深山裡了)
(↓ 山谷與藍藍的天空)
(↓ 深山裡的枋野號誌站)
(↓ 多雲的天空跟藍藍的太平洋,下面的馬路是台九線南迴公路)
(↓ 從車尾巴往後拍,左前方是已經廢棄的富山號誌站)
到了瀧溪車站
只有我一個人下車
車長姊姊在關門前送了我一個微笑:)
感覺好開心
(↓ 瀧溪站,普通車再見嚕~開往台東繼續他未完成的旅程)
空蕩蕩的瀧溪站
連售票口都沒有人
只有我和另一個貌似是在等人的原住民少年
從車站往前走
會先看到右前方
大溪國小的操場
這讓我想起來我小時候的夢想
是到偏遠的小學教書
在一間只有十幾二十個人的小學校
跟快樂的孩子們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
只是隨著少子化的趨勢
教師甄試越來越難考
讓我打消了讀教育學系的念頭
而這個夢想也在我大學上了心理系之後
畫下了一個休止符
(↓ 車站旁的大溪國小)
不像大車站外總是車水馬龍般的喧囂
安靜的街道有著一份吸引人的純樸
走到前面的交叉路口
右邊有家雜貨店
這裡就是賣車票的地方
公車站牌則在左邊對面
因為往南的大竹高二號橋在八八風災沖毀還沒修好
公車只能從村子北邊的入口進來載完人再迴轉出去
(↓ 安靜的街道)
(↓ 一棟純樸的民宅,他的信箱好可愛~)
(↓ 車票)
只等了大約五分鐘公車就來了
下一站
就是多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