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型編號DR2700,俗稱白鐵仔的光華號列車
曾經是在西部幹線速度最快最高級的列車
在1960年代,有著高雄到台北僅僅4小時45分的輝煌記錄
只是因為是以柴油為動力,車廂內亦沒有空調
在西部幹線電氣化,引進速度更快的自強號列車後
這些光華號列車們便逐漸遭到淘汰
在花東縱谷間以普快車的身份繼續服務著旅客,頤養天年
隨著2014年7月,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
這些高齡近50歲的光華號列車
將在台鐵7月16日的改點後走入歷史
僅保留部份車況較好列車,在未來特殊活動時才會開行
趕在他除役之前
趁著6月畢業前的空檔
與好友一同坐車到花蓮
來一趟DR2700的再會之旅
我們的行程預計在花蓮搭11:53分的4678次光華號到玉里
在玉里稍做修息後
再繼續搭17:05自玉里開車的4682次光華號到台東
最後再從台東返家
接下來
就跟著照片與影片
與我們一起搭著光華號奔馳在花東縱谷吧!
經過舟車勞頓
終於抵達了遠在後山的花蓮
停靠在花蓮站的DR2700光華號
因為即將除役
DR2700的門階沒有像其他列車一樣增高
與花蓮站墊高的月台有著很大的間隙
沒有冷氣的光華號
頭頂的電風扇轉呀轉
那天其實很熱
才在車廂裡不到5分鐘便流了一身汗
除了可以開窗享受自然風外
光華號最特別的
還有位在第一節車廂天王座
駕駛座旁邊的位子,窗戶在座位的前方
可以看見平時搭其他列車難以看見的風景
若從這裡拍照、拍影片,更會有如在駕駛火車般的奇幻風景
可惜我們上車時,天王座的位子已被別人搶先一步
只好留待搭玉里到台東的列車時再加加油
因為到花蓮來時的舟車勞頓
在花蓮站開車後我便不小心睡著了XD
醒來時就已經到光復了
所以在花蓮-玉里這段留下來的照片與影片並不多
醒來後的光復站
厚厚的雲團壓著綿延的山脈
感覺很沉重,卻也感謝他短暫地擋住了炙熱的陽光
大富 - 富源站間的山與雲兒
在富源站待避列車
富源溪橋南側的河堤
XX溪英雄致敬
忘了左邊有什麼字了
*經網友熱心提供的資訊,此處應為馬蘭鉤溪,全文為「向馬蘭鉤溪護溪英雄致敬」(2014/7/20)
富源 - 瑞穗間
這是在玉里以北唯一留下的一段影片
進入自強隧道前
左方是舞鶴台地
三民車站
在田園鄉村間的車站
掛著很現代感指示牌
有種說不出的怪
鐵道、稻田
終於到了玉里站
玉里站目前正在整修
期待他完工後的樣子
站名牌竟然時用印表機印出來貼上去的
還用了醜醜的新細明體......
抵達玉里時大概2點多,離5點多往台東的車還有好一段時間
因為天氣真的很熱,玉里街頭也不知道有什麼什麼好玩的
我們便決定在小七吹冷氣吃東西,直到要搭車
玉里的街頭
左邊是公有市場
為了不再錯過天王座
我們提早了半小時到車站剪票口前排隊
辛苦總算有代價
我們成功攻佔了駕駛座旁第一排的位子
(雖然其實也沒多少人XD)
剛到的時候
旁邊的門還是開的
門關上後的窗戶
車廂內
出發嚕
玉里站南邊的軌道已經拓寬為雙線
天王座拍出來的景象就是酷
感覺很像A列車
玉里 - 東里間
東里站
白色波浪的遮雨棚
很多照片都忘記確切的位置了
就按順序把喜歡的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上到下三點表示可以放行
這裡應該是東竹站
富里站北方跨越軌道的台9線
陽光灑在鐵道跟路橋上
關山站北
一直到進站前
在關山站交會同是光華號的4683次
並在此交會另一列自強號
4682次往台東
4683次往玉里
想拍他們的合照
可惜天色漸暗
左邊的4283一直拍不好
關山站南邊的崁頂溪橋
右方有預留雙線空間
因為此路段的高架與截彎曲直
讓南邊的月眉站因為改線而撤站
相距不遠的瑞和 - 瑞源站
天色漸漸暗了
月台墊高中的瑞源站
再次交會莒光號
有幸遇到藍色的R魯
瑞源 - 鹿野
各位旅客
這裡是鹿野讚啦
鹿野 - 山里站
神秘的山里小站
山里站 - 山里新隧道
原本的山里隧道群已隨著電氣化工程
被新的雙軌隧道取代
列車以後不需要再爬上山
而是一路通到台東站
18:46分
列車抵達了終點台東站
捕捉DR2700在暮色下最後的身影
這裡時我們旅程的終點站
也是我們與光華號說再見的終點
7/16號電氣化正式通車後
這些原本由光華號行駛的普快車
都將由更快更舒適的通勤電聯車取代
很多人問
為什麼不留幾班車下來再電氣化後繼續跑
不要讓光華號的身影成為我們永遠的回憶
但是我覺得,有些事,終究該成為回憶
花東的居民們需要更快更方便的交通
已屆高齡的光華號也該是退休的時候了
送別過去,才有可能有更新的未來
即使不再奔馳
他也還是一直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也期待台鐵能好好保存留下來的四輛列車
在未來的某個時候
像復駛的CK124一樣
帶著未來的我們再一次回到這段回不去的時光